什么叫协议存款(协议存款风起 “对症下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02:27:22    


所谓协议存款,是指存入当天开始计息,不约定存期的通知存款,协议存款是对公存款品种之一,指企业与银行签订协定存款合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约定期限,并商定账户基本额度,银行对基本额度内存款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超过基本额度的部分,按协议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的一种存款。

这类协议存款的利率通常相对较高。据某银行客户经理透露,若一公司的存款金额达到1000万元,协定存款利率上浮后可达1.8%。又例如,某智能类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22年12月该公司购买了某银行1.5亿元定期存款,产品显示为“人民币综合服务业务合作协议”,存款期限为4个月,年化利率为3%。而在其购买时点,该行单位存款定期挂牌利率中,3个月期挂牌利率仅为1.25%,6个月期挂牌利率为1.45%。该协议存款年化利率远高于挂牌利率。

10月13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央行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对于协议存款等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也可以研究进一步强化自律规范。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类存款纳入自律上限调整。5月,全国自律机制曾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控制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上限,国有大行不得超过基准利率10个基点,其他银行不得超过基准利率20个基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市场风声剑指协议存款,意味着通过自律规范管理压降银行端成本的策略,有望从上半年的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活期存款进一步向定期类存款蔓延。而这也有利于解决目前银行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困境。

记者注意到,虽然今年银行存款利率“跌跌不休”,但银行仍存在较大的息差压力,存款定期化困境依旧存在。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NIM)降至1.74%,较2022年全年1.9%以上的水平明显下行。此外,据光大证券统计,上半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存款成本率分别为2.06%、1.90%,较2022年末分别提升11BP、7BP。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协议存款管理是“对症下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并呵护息差空间。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