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说起老师,你会想到什么?
是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授课,让学生汲取到丰富的知识?
还是挑灯夜战批改着厚厚的试卷,给学生指出细小的错误?
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师似乎总是光辉而严肃,可教室之外,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另一面。
教师节来临之际,晚君为大家搜集了7位名家回忆自己老师的篇章。
不一样的故事,却饱含着同样的真情,不一样的表达,背后却写满了爱。
现在就跟随晚君一起,在不同的文字中,读懂那份感人至深的师生情。
1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文/汪曾祺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
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
感悟: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曾说:
真正的教育中,知识一定要是生动的、是有人性的、是震撼人心的、是让人记忆深刻的。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从来不是按照模板把课本上的内容复制给学生。
而是把知识打碎重组,融化为自己的血肉后,再对学生倾囊相授。
印象中,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
时刻用书本充实自己,只为让自己变得渊博后,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他们也时常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理解更透彻,学得更加容易。
无论哪个阶段,老师也总有自己的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添许多乐趣。
脱离课堂后,我们很难再遇到渊博如老师、却愿意把知识拆解后讲给我们听的人。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在学习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可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老师的伟大就在于,即便未来不与我们同行,他们的方法仍然根植在我们的脑海里。
帮我们理解晦涩的内容,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免又想起那些听课的日子,怀念起老师们温柔的话语。
想对老师说一声感谢您,正因为有您的教导,我们才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2
《往事依依》(节选)
文/于漪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
“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
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感悟:
小时候,我们对于读书的概念还很懵懂。
初看书本上的字,就像一串串陌生的符号,让人提不起兴趣。
是老师,教我们识字,让我们理解文字的意义;
也是老师,带我们解析文字背后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他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找到新世界的入口。
让我们有机会去和先贤对话,与优秀的人产生共鸣。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读书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而老师给予我们最好的教育,便是让我们始终保持着对读书的热爱。
读的书多了,我们的智慧便会不断增长,内核趋于稳定。
书页翻动之间,我们也会明白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对读书的兴趣只会有增无减。
从书中获得的财富,也将继续陪伴着我们走过后半生。
3
《我的老师》(节选)
文/冰心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
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
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
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
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
“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
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
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
感悟:
很多时候,老师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学问上的领路人。
更是除父母之外,为我们付出而不求回报,真心希望我们过得更好的人。
看我们成绩欠缺,老师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开小灶”;
得知有学生家庭困难,还会自掏腰包给学生购买学习的资料。
他们支付了自己昂贵的青春,来换取我们未来的自由。
也用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打开了我们看世界的大门。
许多年后,冰心得知老师的死讯,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师恩更深。
历经了沧海桑田,这份情谊却在时间的沉淀下愈加厚重。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难忘老师温柔的笑容。
那些发着光的日子,就像深埋心底的宝藏,即便是拿出来看看,也拥有无限治愈的力量。
趁着这个机会,为我们的老师送上一份祝福吧!
愿老师青春常在,身体安康,无事绊心弦,所念皆如愿。
4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文/萧红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医生这样说的。
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
……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
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感悟:
为人师者,犹如红烛燃烧自己,落花滋养根基。
他们不在乎自己是否健康,只害怕自己不能再奉献,时刻都在为学生尽自己的努力。
正如张桂梅老师,即便忍受着病痛,也要为大山的孩子带去希望;
正如叶连平老师,95岁的高龄仍奔波于校园,不愿落下一节课;
正如忻元华夫妇,为了支教跑遍山区,挥洒了自己半生的热血。
正是因为他们慷慨的给予,才能让无数的孩子受到教育,走出困囿自己的天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老师们挥洒的汗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求知的学生。
他们为教育付出的心血,也变成对学生的爱意,绵延了万世千秋。
到如今,老师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希望和热忱。
他们化身摆渡人,在学海中沉浮,时刻为学子们提供前进的能量。
每每回想起老师,我们的心中便有暖流涌过。
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更是千言万语也诉说不尽。
5
《怀李叔同先生》(节选)
文/丰子恺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
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
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
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
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感悟:
艾默生曾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以尊重为前提。
好的师生关系,从来都离不开彼此的尊重。
老师不以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便能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诲,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以敬爱回应。
人生路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能遇到一位尊重学生的老师。
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指引我们找到待人接物最好的方式。
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论遇到何种境遇,都能保持自身的教养和素质。
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便奉行着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有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
在他的眼里,从来不存在世俗意义上的“坏学生”,他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从他学校里走出来的孩子,无一不感激他的宽厚和仁慈。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感化另一颗心。
当我们犯错,老师的温言细语能保护我们脆弱的自尊心;
当我们出糗,老师的安慰也能缓解尴尬,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安宁。
很感谢老师当年的宽容,让我们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
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实安稳。
6
《华老师,你在哪里》(节选)
文/王蒙
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期望。
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而使写字课无法进行。
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墙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如麻,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了,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
“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这是我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
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感悟:
《意林》中说:“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
一个人若是不受教育,便分不清世间的善恶与对错。
若是不修品德,即便非常聪明,也不能成为人才。
正如一颗珍珠,不经过打磨,就永远不会焕发出光彩。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学问,而是他成为了怎样的人。
我们也唯有在老师的口传身授下,品格才能日趋完善,三观也才会逐渐成形。
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孔子曾要求学生经常修养德行,他对弟子们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老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其实就是不断地鞭策我们。
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反观自我,修正不足。
遇到任何事情,都能遵从内心的声音,用厚道待人。
越长大越明白,老师的严厉饱含着孺子可教的苦心。
若老师看到我们成长至此,心中必然也充满了欣慰。
7
《我的老师》(节选)
文/莫言
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
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
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
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
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感悟:
泰戈尔曾说: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
老师之于学生,便像绿叶托起鲜花,不计成本地爱护着他,滋养着他。
不管学生是否争气,老师的汗水永远热烈地挥洒,爱学生的心情,也永远不会改变。
电影《老师·好》中,班主任苗宛秋便是这样一个爱护学生的人。
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高考,不惜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为周边的孩子补课;
他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只身来到县城,只为让孩子们拥有光明的前程。
他的苦心从来不让学生看见,只是默默地付出,托举孩子们到更大的世界。
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对我们的呵护,从来都不亚于我们的父母。
他们关心我们的身体,在意我们是否吃得饱、睡得好;
更关注我们的情绪,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开心,老师都会在第一时间来开导我们。
多年以后再回头看,原来老师的爱,曾贯穿了我们的整个青春。
也正是因为有老师的疗愈,我们才能有勇气有能力飞往更高的天空。
▽
《周书·列传》中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老师对我们的恩情,不止于课堂,更绵延我们的一生。
他教给我们知识,更让我们明白行走于世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为我们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每一天都让我们朝着梦想更近了一步。
人生路上,能遇见一个好老师,是我们一生的幸运。
教师节到了,就让我们把这份珍贵的师生情诉诸于文字,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植物的色彩世界源自于其细胞内的色素和其他化合物的存在与相互作用。有其它植物养护问题欢迎私信提问,花花都会回复哦树叶变黄和花朵的颜色多样性有不同的原因:叶片变黄:树叶变黄通常是由于叶绿素的降解导致。在秋季或植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植物会停止合成叶绿素并开始降解。这样,叶绿素中的绿色色素消失,暴露出其他
你的长寿花植株长得壮壮的,却突然发现它的茎部变黑了?这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补救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长寿花黑茎的原因。一般来说,长寿花出现黑茎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1、浇水过多:长寿花是多肉植物,浇水过多会导致根部腐烂,进而引起茎
砂浆和水泥是很多人都会搞混的东西,在使用前需对其进行了解,才能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而砂浆和水泥有什么区别。砂浆和水泥有什么区别1、形状不同:水泥是粉状的;砂浆是指水泥加砂子加水搅拌成。2、作用不同:水泥可以在水中和空气中硬化,把砂和石等材料紧紧地胶合在一起;砂浆用在建筑上,砌砖时的用来黏东西的物质。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桂圆(又称龙眼)一直被视为一种滋补佳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观念的升级,关于桂圆的摄入量和可能的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桂圆一天吃几个最好?”和“多吃桂圆会有副作用吗?”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听一个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故事。张晓梅,一位40岁的会计
睡觉时使用什么样的枕头也很重要。家长们要多加注意。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睡什么枕头可以使宝宝后脑勺更好看?睡米枕头可以使宝宝后脑勺更好看?睡米枕头可以使宝宝后脑勺更好看?给宝宝选择枕头需要注意以4个方面:1、使用婴儿枕头避免误区1) 加高枕头防止溢奶:妈妈们为了防止宝宝溢奶,随意抬高枕头,这是
有人可能会认为臭虫一般会通过窗户飞到家里。可是有些人家里明明门窗都关得很好,但是却还是有臭虫。门窗都关好了,臭虫又是从哪里进入家里的呢?其实臭虫除了通过门窗直接进入家里外,还有别的途径进入家中。臭虫进入家里还有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人、物品或宠物身上携带而来,而宠物身上携带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宠物喜欢在外